地震避險貼士:旅行遇到地震怎么辦?
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0度,東經103.82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20公里。
旅游時若遇到了地震該怎么辦呢?收集了一份有關地震避險知識,讓需要的人看到!
1、判斷距離
發生地震時,首先判斷震源的遠近,如果你只是感覺左右晃動說明距離較遠,如果是上下顛簸,說明距離較近,需馬上采取措施。
2、就近躲避
如果住在平房區可找堅固物品頂在頭部快速躲避到房子外面開闊處。
如果住在高樓上應采取室內避震,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因此這些地方是首選: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如果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一定要記得不要擁擠,有秩序的疏散,以防止擁擠造成的踩踏事件。
如果在戶外,山、水之類會變成最危險的地帶,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千萬不要順著滾石向下跑,應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里,保護好頭部。
如果在商店購物,應避開商品貨架,躲在近處的大柱子旁,或朝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的薄弱部位,所以應掌握好脫險的時機。
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如果在海邊游玩,發現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說明海嘯隨時都會襲來,此時,應迅速向高處轉移。
3、等待救援,服從疏導
如果地震未對你的自由行動造成影響請離開危險區域,服從現場救援人員的疏導。
如一時不能脫險,不要勉強行動,應做到:
保持呼吸暢通: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頭部;
保持存身空間: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擴大活動空間,設法脫離險境。記著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但是千萬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氣體引爆),盡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保持體力: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