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里古鎮(zhèn)旅行,景點游覽攻略
明清商業(yè)街
是徽饒古商道上最為繁華的商業(yè)街之一,全長一千多米,分為上街頭、中街頭、下街頭三部分。整條街共有上百幢店鋪,鱗次櫛比地分布在街道兩旁,大部分保存得非常完好。
窯里曾有民謠這樣描述這條街:“上街頭,下街頭,街長不見頭;絲綢緞,糖醋油,店面八百九”,生動的再現(xiàn)了唐詩中“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盛世景象。
程氏宗祠
又名“惇睦”堂,背靠獅山,面臨瑤河,始建于明代中葉,清代道光年間重新整修過。
建筑內磚雕、石雕和木雕的題材豐富、玲瓏剔透、層次分明、栩栩如生,顯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藝術才能。
一九三八年初,開國元帥陳毅同志來瑤里主持新四軍改編,曾在祠堂內召開抗日動員大會。
獅岡勝覽
建于清代,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徽派合院式民居建筑,融高雅、簡潔、富麗為一體,整個建筑精美如詩。內部的梁門、窗上有一百多幅木雕,題材均取材于中國古代名著和戲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陳毅舊居
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元帥陳毅同志1937年-1938年來到瑤里指導新四軍的改編工作生活過的地方。現(xiàn)為陳毅圖片展覽館,集中介紹了新四軍瑤里改編的過程和陳毅同志的簡要生平,是一處人們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革命先輩思想熏陶的場所。
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始建于唐末,元末焚于戰(zhàn)火,現(xiàn)存宗祠興建于明初。宗祠氣勢恢宏,擁有三堂兩天井,占地1999平方米,祠內磚、木、石雕十分精細。宗祠前有一月形水塘,而且旁邊還修有兩個一樣的水塘。這與風水有關,對面是“火焰山”,由于張氏宗祠正對火焰山,故經(jīng)常遭火災,在風水先生的指導下建立。
復源橋
明朝時期所建造,是當年從徽州(安徽)至饒州(江西)古道必經(jīng)之橋。走上它,便可遐想起“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中的意境。
徽饒古道歷來是古徽州通往饒州的交通要道,昔日徽商享譽大江南北,徽州古道功不可沒。踏著蜿蜒古樸的山道,觀賞著蒼勁古木,蔥翠竹海,傾聽著寧靜之中的聲聲鳥鳴,別有一番情趣。
繞南陶瓷
繞南陶瓷主題園區(qū)按照以舊修舊的原則復建了釉果手工作坊、陶瓷手工作坊、龍窯遺址、水碓小世界等陶瓷文化遺址,讓人們可覓遠古瓷韻,感悟這里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淀和古代勞動人民質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