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度游,去最值得去的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
故宮主要是看明清宮廷建筑、禮儀、生活、宗教等方面的內容,展品不是重點。但即便如此,故宮的展品質量也非常之高,當然布展就不及國博精心了。
故宮午門與太和門之間,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開辟為陶瓷館、書畫館,是免費的,陶瓷館是常設展覽,有不少陶瓷精品,書畫館是變動的專題展,展品也很不錯,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十年一展的清明上河圖等。
明十三陵博物館
北京熱門景點,明代十三個皇帝的皇陵。目前只開放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明穆宗隆慶帝的昭陵,明神宗萬歷帝的定陵,以及十三陵的總神道。
十三陵因是皇陵,講究風水,有山有河,景色很好。
雍和宮藏傳佛教藝術博物館
本身是雍正當雍親王時的潛邸,即位后改名雍和宮。因雍正信奉藏傳佛教,后來又被乾隆賜給喇嘛們當寺廟,從那以后就是喇嘛寺了。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
孔廟和國子監(jiān)始建于元代,符合左廟右學的古制,本身就是這類古建筑的代表作品,即便沒有展品,光是建筑形制也非常值得一看。國子監(jiān)內的辟雍是亮點,形制既完備又美觀。
先農(nóng)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
該館由三個部分組成:先農(nóng)壇、先農(nóng)壇歷史文化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內容很多,可以游玩一整天。
國家典籍博物館
國家圖書館辦的博物館,里面少數(shù)民族古籍展,多姿多彩的四方少民文字和裝幀方式很開眼界,如水文、東巴文等,其他地方也難看到。
恭王府博物館
北京有名的景點。先是和珅和中堂的府邸,后來又成了鬼子六恭親王奕的王府,是滿清王府的代表建筑。
主要看點兩個,一是前院的形制,從其與皇宮的差別中可以體會等級制度,其中分割前后院的九十九間半房間很有名;二是后山的花園,采用了江南園林的遮擋、布局手法,比故宮的御花園有意思多了。
恭王府外面遍地“老北京小吃”,普遍很坑,很多也不地道,不建議買。胡同里堵車堵得要死,要打車還要走好幾百米到大街上去,體驗不佳。
西藏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本身是仿西藏建筑風格建造的,所以建筑算是有點特色。進去還能憑票喝酥油茶,展覽以外的部分先要贊一下。
中華民族園
中華民族園是將中國56民族的民居、村寨及著名名勝集中于一園的超大型主題公園。在營造各民族獨立景區(qū)的同時,該園采用傳統(tǒng)的園林布景的遮擋、隱見等手法,將這些景區(qū)聯(lián)綴成幾塊整體的大景區(qū),景色很不錯。
展品就是各民族民居、村寨與屋內陳設、特色用品,有的族有民族風俗表演(如藏族歌舞、傣族潑水節(jié)),有的族有本族特色文化展(如滿族煙槍展、鄂倫春皮貨展)。有些建筑物被拆散了搬進來重組,如滿清祭祀薩滿的皇堂子、畬族的廊橋茶堂橋等。
景區(qū)附近有飯店、超市,民族園內有幾個族的展館也有小吃,蒙古族的奶茶、酸奶價錢不貴也比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