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愛旅行的吃貨有口福了,這些美食越臭越好吃!
說到臭但是好吃的美食,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臭豆腐。在中國還有許多奇特的食物,聞起來是臭的吃起來卻是香的!
臭皮蛋
皮蛋又稱松花蛋、變蛋等,是一種中國特有的食品,具特殊風味,能促進食欲。對于外國人來說皮蛋的氣味可就不那么好聞了,但是吃過就會發現的確是道特殊的美食。
酸筍
酸筍是廣東南雄的漢族傳統調味佳品,菜肴中加入少量的酸筍,其味濃郁綿長。酷暑天,剩菜中加入少許筍汁,剩菜雖過了夜而無餿味。城鄉多數家庭都備有酸筍缸。酸菜聞著味道雖怪,但是吃起來卻是十分爽口,是很好的下飯菜。
霉腐乳
腐乳又稱豆腐乳,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漢族傳統民間美食,因其口感好、營養高,聞起來有股臭,吃起來特別的香味深受中國老百姓及東南亞地區人民的喜愛,是一道經久不衰的美味佳肴,也是舌尖菌家中的常備美食之一。
霉千張
霉千張是紹興市上虞松廈鎮的著名特產,制作歷史悠久,霉千張具有獨特的風味,它以鮮潔、清香、素淡而聞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
豆汁兒
豆汁是老北京獨特的漢族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歷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淀粉濾出制作粉條等食品后,剩余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聞起來味道雖重卻是北京人早餐桌上的常客。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因表面長有一層寸把長的白色絨毛而得名,這種毛是經發酵霉制而成,故又稱霉豆腐。豆腐在發酵過程中,蛋白質被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較一般豆腐鮮美。最有情趣的吃法是,在街頭遇到走街串巷的貨郎,一頭挑干柴,一頭挑毛豆腐,澆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著油鍋邊吃邊聊,既鮮美可口,又獨具風味。
臭鱖魚
臭鱖魚又稱臭桂魚、桶鮮魚、桶魚,腌鮮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區,所謂腌鮮,在徽州本地土話中有臭的意思。這“風味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肉質鮮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鱖魚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鱖魚。制法獨特,食而得異香。
霉莧菜梗
霉莧菜梗是浙江紹興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名菜。把莧菜梗小段小段切開在水中浸泡一天再晾干,而后抹上一定比例的食用堿,過上兩天后,把冷鹽開水倒進盆里繼續腌制,次日即可上桌了。天然發酵而成的臭莧菜梗相對味道沒那么濃郁,味道都在墨綠色的鹵汁中,吸吮起來微臭之余竟有股清甜味道,助消化,增食欲。
臭面筋
臭面筋為武漢和南京特色咸菜之一,聞上去奇臭無比,吃起來卻味道鮮美異常,武漢人基本上都吃過,很多外地人到武漢后也點名要嘗嘗臭面筋的滋味。武漢臭面筋配辣椒炒或者燒臘魚,咸、香、辣,很是下飯。南京人則多用臭面筋來調味,佐粥或炒菜味道十分的好。
螺獅粉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螺螄粉之所以叫做“螺螄粉”,是因為它的湯是用螺螄熬成的緣故。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粉湯辣和腥的味道,而這恰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制的螺螄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