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行|藏匿在大理古城的美味,你知道多少
毫糯索
毫糯索是用石梓花粉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種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歷新年時做吃的,相當于漢族的年糕。做法是將石梓花曬干、磨細,又將糯米泡軟、磨細,壓成干漿,然后將石梓花與糯米干漿、紅糖、芝麻、花生等拌攏,用芭蕉葉逐個包成長方形的小包,最后放在甑子里蒸熟即成。這種粑粑味道香甜,非常可口。
喜洲破酥粑粑
喜洲破酥粑粑是喜洲鎮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口味有甜、咸兩種。粑粑原料為麥面,制時用上下兩層炭火,將鍋內油炕著的粑粑慢慢烤黃、烤香直至烤酥。粑粑外皮香酥內在綿軟,且層次分明。喜洲鎮內有很多賣粑粑的小店,其中以德生和比較出名。另外,大理古城內也有一些小攤和食鋪可以買到。
涼雞米線
涼雞米線絕對是大理古城小吃中的當家花旦。如果你來到大理,輕嗅過上關花,吹過了下關風,觀過蒼山雪,也賞過了洱海月,卻沒有在大理古城品上一次涼雞米線,那么,你的大理之行可是要大打折扣。
白族餌塊
餌塊為云南特有的著名小吃,也是大理地區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餌塊用優質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制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制作方法燒、煮、炒、鹵、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燒餌塊可以在大理的街道小攤上買到,其他方式的吃飯可以在一些米線餐廳吃到。
云南木瓜水
木瓜水的性狀有點像果凍,但比果凍口感軟滑。傳統的容器是鋁盆,凝結好的木瓜涼粉在太陽下盈盈晃動著涼爽的波光。木瓜水以大理的“冰粉”最具代表性,在當地的小攤或一些餐廳都有賣。
砂鍋魚
大理砂鍋魚是大理地方名菜之一,將嫩雞片、冬菇等十余種鮮臘配料,再加上洱海出產的弓魚或鯉魚慢慢燉成。游客可在游船上,以及下關或大理各大飯店品嘗得到這道名肴。砂鍋魚20元/鍋,足夠3-4人吃,味道非常鮮美。
彌渡卷蹄
卷蹄是云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于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鄧川乳扇
鄧川水草豐茂,白族、漢族,家家戶戶都養奶牛,故有“乳牛之鄉”的稱譽。以牛乳制成的“鄧川奶粉”,是云南省最優質的奶粉,而身著白族衣服的大嫂賣的鄧川乳扇,是家喻戶曉的名特食品。乳扇攜帶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涼吃均可,甜、咸都適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烤乳扇在大理街邊小攤都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