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條廣州美食街推薦,迫不及待想去吃了
蝦餃、腸粉、艇仔粥、叉燒包、煎餃、煲仔飯、燒鵝…...這么多吃的,老廣們真是太幸福了!
【美食街】
1、西華路
西華路對于很多老廣而言,是童年的回憶。在這里,你能看到各種林立的小店,美味的老字號,看到匆匆忙忙路過的本地人,感受到濃濃的老廣情,體驗到真正廣州的市井生活!
交通:地鐵1號線陳家祠站,步行11分鐘即可到達西華路康王北路口
2、惠福路
惠福路緊靠著北京路步行街,匯聚了不計其數的食鋪,是一條低調但又“極有內涵”的本土小吃街。
交通:地鐵一號線公園前站D出口
3、同福路
建于民國1926年的同福路,沿路都是中式騎樓建筑,是老廣最愛的美食街之一,大街小巷,各種難以忘卻的味道。
交通:地鐵二號線市二宮站D出口
4、長壽路
在廣州,從恒寶廣場的公交車站一直到人民中路的交界處,緊鄰繁華的上下九步行街的地方,有條獨具市井風情的老街——長壽路。這條藏在鬧市背后的老街,街頭巷尾也讓人忍不住駐足回味。
交通:地鐵地鐵1號線長壽路站A出口
5、文明路
文明路與長壽路有點像,是一條緊挨著商圈的低調而“正宗”的美食街。在這里,你能吃到各種從前的老字號美味和各種新派美食。
交通:地鐵一號線農講所站D出口
【美食】
1、艇仔粥
一種廣東粥品。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面經營。味道爽脆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此品是從魚生發展而來的。
2、牛雜
牛雜是用牛肉和牛的其他內臟熬上幾個小時做成的一種食品,可以吃的方法有很多,如牛雜火鍋,牛雜海鮮,牛雜串,牛雜碎等。制作時需以“十三香”為主要的鹵水香料,缺一樣味道就變了。主料包括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陳皮、沙姜、豆蔻等;牛之雜有牛肚(牛有四肚均可入饌,但蜂窩肚是最好吃的)、牛膀、牛腸、牛橫利和牛肺等。吃的時候來點辣椒油再加點胡椒粉,味道可口,營養價值高。
3、蝦餃
蝦餃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以一層澄面皮包著一至兩只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優質美味的蝦餃一定要皮薄而軟,如果餃皮是半透明則更佳;蝦要爽口彈牙,餃內有少量汁液,全只餃要夠熱則為最佳。蝦餃,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4、姜撞奶
傳說,從前在廣東番禺沙灣鎮,一個年邁的老婆婆犯了咳嗽病,后知道姜汁可治咳嗽,但姜汁太辣,老婆婆無法喝下去,媳婦于是將水牛奶加糖煮熱,倒入裝姜汁的碗里,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牛奶凝結了,婆婆喝了后頓覺滿口清香。第2天病就好了。因此姜撞奶就在沙灣鎮流傳開了,沙灣人把“凝結”叫“埋”于是“姜撞奶”在沙灣也叫“姜埋奶”。
5、脆皮燒鵝
在清朝后期,廣東的燒鵝已經聲名遠揚。燒鵝之“鵝”選用個頭小的清遠黑鬃鵝,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以特制的醬料涂勻光鵝全身后,以燒鵝環吊起,放入微火的燒烤爐中燒至表皮干緊,然后風干。
6、老火湯
老火湯又稱廣府湯,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煲幾個小時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