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國旅行,要好好吃早餐
法國人的早餐,最鐘情面包。走在法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人們手里拿著法棍。這是一種最傳統的法式面包,營養豐富。表面松脆,內心柔軟而富有韌性,咀嚼時在唇齒間散發濃郁的麥香。
法國人對法棍情有獨鐘,被稱為法國面包之王,經典到無可替代。
【法棍的歷史】
Baguette是由19世紀中期,奧地利維也納的面包工藝傳承下來的,那時一種叫做deck(厚底板)的烤爐開始被廣泛使用。這是一種由傳統的磚爐和氣爐子結合而成的烤爐,它不用木柴而是用天然氣加熱像“甲板”一樣的厚石堆或者耐火磚來烘烤。
Deck烤爐需要注入水蒸汽,并且為了制作上佳的Baguette,有許多不同的注入水蒸汽的方法。烤爐通常高于400華氏度(204攝氏度),蒸汽的注入使得面包外皮在被加熱充分之前就已經開始膨脹,最后形成一個又輕又有空氣感的面包。
1920年的十月,法國一項法律規定面包師不應該早上4點之前工作,這就促成了Baguette的流行,因為它的準備和烘焙所花時間更短。
【法棍的特色】
其特色是法棍的配料極其簡單,只用面粉、水、鹽和酵母四種基本原料。表皮松脆,內心柔軟而稍具韌性,越嚼越香,充滿濃郁的麥香味。
食用Baguette也不似法國大餐那般煩瑣講究:伸出左手捉住長棍,五指鉗緊,然后右手跟進,卡住面包的盡頭,再然后左手下旋,右手上旋,將面包擰下來。
【法棍的打開方式】
1、直接吃:法棍給大家的印象就是硬邦邦的很難咬,但新鮮的法棍卻是韌性十足,剛出爐新鮮的法棍尚有余溫,外脆內韌,非常富有口感。新鮮的法棍不用輔料,也會很好吃,能慢慢咀嚼出濃郁的麥香。
2、法棍三明治:法國人的三明治基本都是用法包制造的,做法簡單方便,從法棍中間剖開兩部分,如果法棍過硬可在烤箱里烤一下,或在平底鍋上熱兩三分鐘,即可達到稍柔軟的口感。在切面上涂抹沙拉醬或奶酪,夾上蔬菜、培根、煎蛋或其他喜愛的食材。口感更多樣!
3、開放吐司:開放式吐司無論運用在哪一種面包上都可以,當然法棍也不例外,比起法棍三明治,這種食法更加方便,顏值也更高。切開法棍,垂直切和斜切都可,個人認為打直切會更容易切開,但橫截面積較小,材料不能多放,斜切會有更多空間。切開后也需在平底鍋加熱,改善口感,涂抹醬料,鋪上個人喜愛的食材即可,常見有煙熏三文魚、牛油果、培根、番茄、水波蛋等。
4、法棍伴沙拉:法棍之于法國就像米飯之于中國、通心粉之于意大利,是一種重要的主食,這種主食通常蘸醬料或濃湯食用,除此之外伴沙拉也是不二之選。
把法棍切成小顆狀,放得超過3天以上的法棍可以進烤箱烤或在平底鍋上加熱, 使面包更加軟,更好入口。
準備沙拉食材,可選擇番茄、牛油果、雞蛋、培根、西生菜等食材,根據個人喜好自由發揮。最后上法棍面包,淋上沙拉醬,簡單幾步即完成美味健康的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