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化之旅|旅行不會改變世界,卻能改變看世界的眼睛
【長沙】
長沙最震驚世界的事件,莫過于馬王堆漢墓的發掘。當中出土用漢隸書寫“一笥”(sì)的竹簡和“笥”木牌。湖南博物院周世榮先生研究,認為即檟(jiǎ)異體字,而檟在漢前指茶。一號墓主為西漢長沙國丞相軚侯利蒼之妻辛追,于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入葬,出土的一幅絹帛繪畫,有人考證有一幅為《敬茶仕女圖》。
此外,1954年在長沙魏家大院,第四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枚石質官印,上書“荼陵”二字。漢墓出土文物證實,公元前168年湖南已有茶葉生產。隨葬品說明墓主的生前嗜好飲茶,死后將茶作為陪葬。這些物品是我國茶史上最早的文物,在中華茶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視的深遠意義。
來到長沙,要去湖南省博物館參拜一下“千年女尸”辛追,湖南最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產物均在此。岳麓山、橘子洲的風光也不容錯過,當年,毛澤東同志都在此“望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炎陵】
這里不僅風景優美,還流傳著許許多多的神話傳說,絕對是個休閑、玩樂的好去處。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傳說,有一次,神農吃到一種樹葉,這種葉子吃進肚子里后,在里面走來走去,像是士兵在進行搜查,不一會兒,整個腸胃便像洗過一樣干凈清爽,感覺非常舒服。神農記住了這種葉子,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荼",也就是后來我們稱呼的“茶”。以后每當吃進有毒的東西,便立即吃點茶,讓它搜查搜查,把毒物消滅掉。
神農氏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現與利用茶葉飲用價值和醫藥功能的人,開創了人類飲茶的歷史,炎帝神農氏被中國乃至世界譽為“茶祖”。所以我們說:“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為國飲,湖南為先。”
【茶陵】
茶陵是我國最早以茶命名的縣,炎帝最先教茶陵人采茶喝茶,茶陵稱得上是茶葉最古老的故鄉,其歲月之久遠幾乎無可追溯。
《史記》上講到的炎帝陵寢所在的茶山,便是茶陵那廣袤的茗茶之山。茶陵人圍坐炎帝煮茶作歌那是上古美談,司馬遷的漢代則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清嘉慶《茶陵州志》則說得更為詳細,它說《史記》所載“茶山”,就是茶陵毗鄰江西的景陽山,因“林谷間多生茶茗故名”。陸羽的《茶經》里也講到茶陵,說此地因“陵谷生茶茗焉”。說明茶陵地域自古有茶樹生長,因茶而得名。
來到茶陵,去云陽山看看,這里是炎帝故封,流傳著許許多多與炎帝相關的歷史,更富含了不少佛家、儒家文化底蘊。茶陵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還是紅色革命根據地,現存的工農兵政府舊址,代表了毛澤東同志先進、偉大的革命思想。
【岳陽】
說起湖南最著名的茶,非君山銀針莫屬,而岳陽,就是君山銀針的產地。此外,陸羽的《茶經》中也把湖南岳州窯列為唐六大名窯,不過在此之后,岳州窯貌似沉入洞庭湖中,沒有任何史籍記載。但在1953年經考古挖掘始知岳州窯系湘陰城南鐵角嘴窯頭山一帶,發現裸露在窯地的大量文物。從出土文物來看,岳窯的青瓷、生活瓷、工藝瓷都有生產。生活瓷有隋代的青瓷小杯、東晉的青瓷洗、南朝的青瓷三足爐、東漢的青瓷雙系壺等茶具。
岳陽不僅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更是歷史名城,舜帝與娥皇、女英美妙的愛情故事在這里發生。
去岳陽第一件事當然是登上岳陽樓,洞庭美景盡收眼底,隔江對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君山銀針的產地——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