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游只知道去廈門鼓浪嶼?不要忘了還有這些海邊美味!
說到福建,很多人都知道廈門鼓浪嶼、曾厝垵、廈門大學,旅行不只有看景賞花,福建還有很多海邊美味值得一一去品嘗!
1、古雷扇貝
扇貝屬海洋變殼貝類,世界上共有60多種,以華貴櫛孔扇貝為最好。扇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宴席上的佳肴。可以常年采集,每年6月至10月貝大肉肥,11月至次年的5月相對瘦小。
2、官井洋大黃魚
大黃魚肉質較好且味美,“松鼠黃魚”為筵席佳肴。大部分鮮銷,其他鹽漬成“瓜鲞”,去內臟鹽漬后洗清曬干制成“黃魚鲞”或制成罐頭。魚鰾可干制成名貴食品“魚肚”,又可制“黃魚膠”。大黃魚肝臟含維生素A,為制魚肝油的好原料。耳石可作藥用。
目前市場上的大黃魚,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野生大黃魚數量極少,價格不菲,連江漁民撿到賣了300萬的黃唇魚,其實也是俗稱“大黃魚”的其中一種,所以入圍“非著名”。
魚膘尤為珍貴,燉米酒治腰肌勞損,是民間偏方!
3、蟳虎湯
烏塘鱧魚,俗稱蟳虎,是福建沿海名貴的肉食性魚類。蟳虎湯,高級滋補品,有清涼退火之功效,治小兒尿床的良藥。
蟳是海螃蟹的一種,殼比起梭子蟹、海毛蟹,更厚更堅硬。半個手掌大的蟳,想吃它的鰲肉,必須借助刀背、蟹鉗之類的工具。想吃正宗“蟳虎”,一定要認準了它尾巴上那只黑眼睛,沒這個,就是冒牌貨,有些小店會用別的魚冒充它!
4、下硯村河豚
寧德蕉城、賽岐、羅江一帶,一年四季都吃養殖的,個頭較大,而且沒有毒性。資深食客認為,這些剝皮紅燜的河豚,鮮香程度遠不如下硯村帶皮清煮的野生河豚。
霞浦溪南下硯村吃河豚,已有相當悠久歷史。秋天河豚產量高,而且不像三四月份放仔之前毒性那么大。當地有經驗的漁民,會挑選花紋比較“慈祥”的(花紋兇險的毒性較大),去掉內臟,洗凈河豚血,帶皮煮湯,肉質鮮美,湯味鮮香。
5、大嶝島海豬
海豬的樣子,有點像海參,渾身長滿肉刺,是大嶝島一帶海域特有的軟體生物。即使身在廈門,也難得一見,有沒口福要看運氣!處理干凈后爆炒,口感脆甜有嚼勁,是上好的下酒菜。
6、平潭金蟳
平潭東庠島生產的鋸緣青蟹俗稱“金蟳”,相傳為古代皇宮御膳珍品,也是民間上等補品。金蟳糯米飯是平潭的宴席名菜。把活金鱘泡在老酒里,“醉”后切塊,加香菇、冬菜調味佐料,裝入瓷盆,上覆濕透的糯米,加蓋入鍋蒸熟,色艷味醇。
7、平潭野生壇紫菜
野生壇紫菜歷史悠久,最早因平潭縣主島海壇島而得名,宋朝列為貢品。因其含有大量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是品位極高的營養保健食品,素有“營養寶庫”美稱。
8、長樂漳港蚌
雖然太平洋西岸、日本、印度半島、中國沿海都產海蚌,但以地處閩江口的長樂漳港一帶,質量最為上乘,俗稱“漳港蚌”。漳港蚌的殼比其他地方產的要光滑,據說全世界只有漳港和南非一個地方才有。
9、東山龍蝦
東山海域盛產龍蝦,每年都有不少出口港澳市場。東山本地龍蝦頭部和胸部堅硬,觸角發達,肉味鮮,是名貴的經濟蝦類。蝦殼可制成工藝品,色彩鮮艷,形象逼真,是國內外市場的熱門貨。
10、霞美牡蠣
霞美鎮位于漳浦縣東南部,牡蠣肉質潔白細嫩,營養豐富,鮮美無比,在國外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稱。具有軟堅散結化痰,益陰潛陽,安神定驚,澀精斂汁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