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全國好吃到哭的地方小吃!
市井生活都充滿煙火氣息,有煙火的地方就有美食。全國地域遼闊,各式各樣的美食都有,糕、餅、面條、餛飩、餃子、粥、蔬、果等。
1.炒田螺
炒田螺最初是從順德傳入廣州的,但當時人們并未懂得使用紫蘇葉炒田螺。雖然他們嘗試過使用辣椒、蒜頭、豆豉為炒田螺的佐料,但始終卻未能除去田螺的泥腥味,實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后來,泮塘一個叫李細蘇農夫無意中發現了用紫蘇葉炒田螺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于是這個方法就很快流傳開來了。不久,人們再加以改進:在田螺下鍋前先用油撈一下,然后再下紫蘇葉炒,這樣更能帶出田螺的鮮味。于是乎,和味炒田螺逐漸成為了廣州人所喜愛的一道特色美食。
2.高堂菜脯
高堂菜脯是廣東潮州一帶的漢族風味名菜,屬于粵菜系。菜脯,即蘿卜干。因蘿卜在潮汕俗稱“菜頭”,故稱“菜脯”,是潮汕地區的特產之一。產于廣東省饒平縣高堂鎮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深受群眾喜愛。
3.八寶飯
八寶飯是漢族傳統名點,臘八節節日食俗。流行于全國各地,江南尤盛。各地的配方大同小異,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等果料的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鹵汁即成。味道甜美,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4.楊枝甘露
楊枝甘露是一種港式甜品,主要食材是西柚和芒果,主要烹飪工藝是煮。芒果和西柚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甜品。
5.云吞面
云吞面又稱餛飩面、細蓉、大蓉。是老廣記憶深處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最早源于廣州,屬于粵菜系。一般以云吞拌面,分為湯面與撈面。云吞面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云吞和竹升面,加入大地魚、蝦皮、瑤柱、火腿熬成的湯底即成。
6.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是廣東小吃的一種,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河粉又稱沙河粉,源自廣州沙河鎮。福建、潮汕地區和新加坡潮汕華僑稱為粿條。通常煮法是放湯,或炒制。炒制則分為加入茨汁的濕炒,和不加茨汁的干炒。干炒牛河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測試,手藝好壞一試便知。
7.炸春卷
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很多,如“一卷不成春”,“隆盛堂的春卷---里外不是人”等等,春的意思在這里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8.炭燒生蠔
炭燒生蠔是沿海地區的特色小吃,是用新鮮生蠔通過炭烤而,其味道鮮美,深入大眾喜歡。
9.艇仔粥
艇仔粥是廣東省廣州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廣東粥品之一。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珠江邊上販賣,花生,小蝦香脆,魚片,蛋絲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
10.如意回鹵干
如意回鹵干是江蘇南京地區著名漢族小吃,就是將豆腐果放入雞湯湯鍋,配以少量的黃豆芽與調料同煮,煮至豆腐果軟綿出鍋。因在燒制中時常加入豆芽,而其形很像古代玉器中的玉如意故被稱為如意回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