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方言博大精深,這些稱呼只有重慶吃貨才看得懂!
每個地方在吃的方面,對食物的稱呼,都有自己的方言,是外地人無法聽懂的。比如南寧吃貨的劈酒、撩螺、螞拐;廣東吃貨的飛沙、茶走、加底、加色;云南吃貨的加冒;廣西吃貨的勺一碗粉;湖南吃貨的打會;還有四川吃貨的冒節子......重慶也有自己的一套關于食物的稱呼,你看得懂多少?
1、包谷。重慶人說的包谷即是大家都知道的玉米。
2、韭葉。一種長得像韭菜的面,而不是真的韭菜葉。
3、鴛鴦鍋。鴛鴦火鍋即是是一半辣一半不辣的意思。
4、干餾。重慶人很愛吃小面,對于小面吃法的研究也是做得很深入。干餾就是其中一種,這種吃法面條更加充分地吸收了佐料的香味,吃起來滋味更甚。
5、寒菜。重慶人所說的“寒菜”其實就是咸菜的意思,就是各種泡菜、腌菜,重慶人很喜歡用它們來搭配白米飯。
6、麻糖。以前重慶的街上經常聽到很多叮叮當當的聲音,這個時候小孩子就知道賣麻糖的人來了。
7、折耳根。很多人第一次來重慶聽到這個折耳根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它就是大家所說的魚腥草。在重慶,涼拌折耳根很受歡迎。
8、洋芋。重慶人說的洋芋就是能經常吃的土豆。街邊邊那些鍋巴洋芋、炸土豆、狼牙土豆……看到了千萬不要錯過。
9、撲曲兒。撲曲兒就是荸薺也叫做馬蹄,口感脆脆的,汁水帶著甜味,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10、微微。重慶人說的微微就是鵝肉,在重慶人的生活中,冬天少不了鵝湯。冬天去喝點鵝掌湯,真的是既暖身又暖心。
11、藤藤菜。重慶的女娃兒吃面的時候一般要給老板說“多放點藤菜”,這個藤菜就是空心菜。
12、海椒。重慶的海椒就是普通的辣椒,吃面吃菜,多加點海椒滋味更甚!
13、嘎嘎。這是重慶人對肉的統稱。
14、豌豆顛兒。顧名思義就是“豌豆的葉子顛顛”,是最嫩的一部分!
15、鹽須。重慶人說的鹽須,就是香菜,吃火鍋要放鹽須,才夠味!
16、恩桃兒。恩桃兒是重慶人對櫻桃的愛稱。
17、柑子。重慶廣柑、橘子、臍橙都統稱為柑子。